常見(jiàn)鑄件中多肉類(lèi)缺陷的特征
作者: admin發(fā)布時(shí)間: 2019-10-16點(diǎn)擊次數: 1932
1.飛翅(飛邊)。垂直于鑄件表面上厚薄不均勻的薄片狀金屬突起物,常出現在鑄件分型面和芯頭部位。
2.毛刺。鑄件表面上刺狀金屬凸起物,常出現在型和芯的裂縫處,形狀極不規則。暈網(wǎng)狀或脈狀分布的毛刺稱(chēng)脈紋。
3.外滲物(外滲)。鑄件表面滲出來(lái)的金屬物。多呈豆粒狀,一般出現在鑄件的自由表面已例如澆鑄件的上表面、離心澆注鑄件的內表面等。其化學(xué)成分與鑄件金屬往往有差異。
4.粘模多肉。因砂型(芯)起模時(shí)部分砂塊黏附在模樣或芯盒上所引起的鑄件相應部位多肉。
5.沖砂。砂型或砂芯表面局部型砂被金屬液沖刷掉,在鑄件表面的相應部位卜形成的粗糙、不規則的金屬瘤狀物。常位于澆口附近,被沖刷掉的型砂,往往在鑄件的其他部位形成砂眼。
6.掉砂。砂型或砂芯的局部砂塊在機械力作用下掉落,使鑄件表面相應部位形成的塊狀金屬突起物。其外形與掉落的砂塊很相似。在鑄件其他部位則往往出現砂眼或殘缺。
7.脹砂。鑄件內外表面局部脹大,重量增加。由型壁退移引起。
8.抬型(抬箱)。由于金屬液的浮力使上型或砂芯局部或全部抬起、使鑄件高度增加的現象。